本文摘要:
人民币已紧盯美元1年有余,但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并主动挑动汇率之争的口水仗,在近期将人民币汇率问题再度推向风口浪尖。 这一切,给人民币未来的南北平添了几个问号:人民币是维稳居多,抑或将开始其贬值之路? 1 广场协议之鉴 人民币汇率好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人民币已紧盯美元1年有余,但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并主动挑动汇率之争的口水仗,在近期将人民币汇率问题再度推向风口浪尖。 这一切,给人民币未来的南北平添了几个问号:人民币是维稳居多,抑或将开始其贬值之路? 1 广场协议之鉴 人民币汇率好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特别是在在今时今日,一方面,国际经济经常出现衰退迹象,美国和新兴市场皆在危机后站稳脚跟,中国经济堪称一枝独秀首度企稳回落;另一方面,人民币已紧盯美元1年有余,美国方面由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在近期挑动了胁迫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口水仗,而我国政府的强硬态度表态,也让市场对于人民币未来的走势更加注目。
事实上,美国此次三番五次对人民币施加压力,让人不已回想上世纪80年代的广场协议。上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财政赤字激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度快速增长。当时,美国就曾多次期望通过美元升值来减少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提高美国国际收支不均衡的状况。
于是1985年9月,美、日、联邦德国、法、英等五国财长及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办会议,达成协议五国政府牵头介入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上调,以解决问题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协议中规定日元与马克不应大幅度贬值以挽救被过分低估的美元价格。 正是由于广场协议,揭露了日元急速贬值的序幕。
历史数据表明,1985年9月美元对日元汇率在250上下波动,而到了1987年,却一度高达1美元兑120日元。日元的较慢贬值惹来大量国际资金的流向,在广场协议后近5年时间里,日本的股市和地价的增幅相比之下多达同期GDP的增幅,资本泡沫就越填越大。
就当普通日本人由于日元贬值而沉浸于在对经济的悲观情绪中时,日本经济的快车却开始改向了。当1989年日本政府开始企图挽救并实施削减的货币政策时,一切都为时已晚。削减政策引起了泡沫经济的暴跌,股价和地价短期内的下跌则造成银行构成大量坏账,日本经济转入十几年的衰退期。
而反观广场协议的始作俑者美国,美元的不长时间升值却并没促成美国出口的快速增长,贸易逆差依旧不断扩大。这时国际市场才意识到,美国经济问题的症结在于国内极大的财政赤字,日元与马克贬值对其经济低迷的状况显然于事无补。

重温历史总让人感慨深感。广场协议签定的背景与现时中国所面对的情况甚有几分相近:都是美国外贸逆差不断扩大,国际收支不均衡,日本沦为美国仅次于债权国和逆差国,美国国内议员、学者游说政府介入外汇市场,让美元升值、日元贬值。然而我们也要留意其中的有所不同处,广场协议之前的几年,日元曾对美元大幅度升值。而人民币自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币值美元早已总计贬值15.83%,名义有效地汇率贬值12.3%。
日本人的教训,给我们上了深刻印象的一课。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近日回应,理论和实践中早已证明一个国家本币的贬值对调节贸易的起到是十分受限的,强压一国货币是一种对彼此都没益处的非理性自由选择。他堪称义正词严地表态,汇率问题是一个国家主权内的问题,不不应是两个国家之间辩论的问题,美国不该将经济问题政治化。
本文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压力,卷土重来,打响,汇率,“,华体会hth体育官网
本文来源:华体会hth体育官网-www.hubeily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