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一楼、一江、一桥,大江东去浪淘尽,登楼远眺,叹白云黄鹤,一去不复返,望万里长江,天堑通途。此等天下绝美海景想必大家都知道,要置身颇负盛名的黄鹤楼上,才能不明就里。到底是什么让黄鹤楼如此出名呢?
在武汉,我们常常会在不同的角落里,无论是万里晴空的白昼或是灯火阑珊的夜,都能够见到一幢淡黄色的工程建筑,那便是自古拥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名的黄鹤楼。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频临万里长江,横亘蛇山之巅,是江城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与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群楼高5层,总高宽比51.4米,以清代“同治楼”为设计方案原型,内部由72根圆柱体支撑,外部结构有60个形如黄鹤的翼角外展,屋面遮盖用的淡黄色屋面瓦则高达10万块。正是这10万块淡黄色屋面瓦的装饰,让黄鹤楼的颜色更加璀璨夺目,即便在历史时间的寒风经爽中仍然如初。
“故友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有着久远的文化历史时间和积淀,自古拥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名,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它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时间了。置身于黄鹤楼,特别是在是登顶黄鹤楼俯瞰武汉三镇的秀美风景,你会发现历史时间的痕迹仍然清楚可见。
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再配合群楼周边的铸铜"黄鹤造型、石牌坊、轩廊、白云阁、象宝塔等工程建筑,使整座楼的浑厚之中又不失精妙,富于转变的韵味和艺术美,形成了具备传统文化气韵和与众不同民族特色的伟大工程建筑。与其说是历史时间让黄鹤楼的韵味更与众不同,不如说是黄鹤楼让这段历史时间被世人看的更简洁清爽,它记录着长江两岸历史时间发展,也见证着长江海岸边的历史时间变迁。
黄鹤楼的盛名,免不了历朝历代文人雅士在此为其挥毫泼墨,留下许多的伟大名篇,像著名诗人崔颢、李白、王维、白居易、陆游等。耳熟能详的《黄鹤楼》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两篇千古绝唱,就是崔颢和李白在这里所作。即便没有来过黄鹤楼的人,也会记诵出一两首关于黄鹤楼的千古名句“故友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一江水、一座桥、一阵风、一念间,故友往事,人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磅礴的工程建筑、浩瀚无垠的气势、久远的历史时间,每一个登上黄鹤楼的人都有自身的真挚感情。如何盛名?可想而知。
【责任编辑】:湖北旅游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