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有很多公园居民休息游玩,但是说武汉第一家风景优美,有娱乐设施配套的公园当属中山公园。同时它是一座国家重点公园,公园位于武汉繁华商圈地带,始建于1910年,其前身是汉口地皮大王刘歆生的私人花园,名曰西园。1928年,为纪念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公园占地32,8万平方米,其中水上面积6万平方米,绿地占91%,植物200余种古树名木140株。接下来,湖北旅游网为大家详细介绍中山公园的游玩攻略!
中山公园不收门票,集游览,观赏,文化,娱乐综合功能项目为一体。公园分前,中,后区,前区为中西合璧园林景观区,保留西式风格历史建筑,有中国传统棋盘山,茹冰,松月轩等景点。下面来一一介绍。
凌雪亭为树皮小亭,1953年改为上下椭圆形水泥柱小亭,1984年重建。凝雪亭立于公园前区梅花花坛旁。梅花在中国最具盛名,历经苦寒,傲雪迎春。历史上咏梅诗词千千万,宋芦梅坡有诗云:“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白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故此亭 取名“凝雪”,意赏梅之。
绿漪长廊1956年初建,位于公园后区当时的西北湖边,是琉璃瓦全木歇山式卷脊仿古建筑,故名绿瓦长廊。1984年修整后改名为绿漪长廊(亭)。2001年按原样重建。
日晷是中国古代计时的天文仪器,由咎盘晷针组成。公园日晷台建于1933年,乃全国公园首建,主要用于观赏,亦可计时。1938年日军占领公园,铜擀晷盘丢失,此后一直仅存日晷台基。1963年在原日晷台基上置山羊雕塑至今。
湖心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3年初建,为木结构四角小亭,名水心亭,为公园标志性园林建筑之一。 1942年改建为湖心亭。以后虽屡经修缮,但基本维持外貌原状。
位于公园后区岩园山顶,正方形飞檐小亭,初建于1953年,重建于1984年。该亭名取自楚宋玉《风赋》中“快哉此雄”之句。[3]
1953年初建,原为木质小亭。2006年按原样重建。该亭位于公园后区大草坪南边的小丘上。
雨亦奇亭始建于1935年,1971年重建,命名为“文化亭”,为文艺演出场所,后被人戏称为“爱情角”,是五、六十年代恋人相约、共享甜蜜之地,1984年由著名书法家黄松涛先生为其题名为:“雨亦奇亭”。 2001年在原址原样重建。
中区历史文化区,有受降堂,张公亭,孙中山和宋庆龄铜像为代表,淳朴隽永的人文景观,后区为休闲娱乐,大型生态游乐园区有过山车,摩天轮,激流勇进等40余项目。
【责任编辑】:湖北旅游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