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湖泊之一,东湖绿路已建成国家5A级环湖绿路旅游景区。自两年前开通以来,绿色公路接待游客近4000万人次,成为当地居民旅游休闲户外活动的首选项目之一,成为武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名片。
“如果你想去落雁岛,可以换乘东湖观光巴士;如果你还有体力的话,建议你在乡村道路上慢慢走;如果你想去磨山,建议你躺在阳光草坪上!”旅游车司机鲁昕铭说,他喜欢在东湖绿道为游客做导游。游客们玩得很开心,我很高兴!”
东湖绿路位于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景区。它全长101.98公里,与东湖磨山、落雁岛、东湖梅园等许多景点相连。春赏樱、夏赏荷、秋赏桂、冬赏梅。行走在东湖绿路上,可谓一步一步,季季更新。
东湖面积33平方公里。东湖绿道上生活着数以百计的野生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类。2015年12月23日,武汉东湖绿道一期正式开工。作为东湖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和系统恢复的核心工程,生态恢复是东湖绿道规划设计的重点。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规划了13条生物通道,如管状涵洞和野兔、松鼠等小动物的箱式涵洞等,并为涵洞设计了低水路和小径。为了在乡村道路上开辟大约1,000个原始的杉木森林作为景观,景观专家在这四个方案中选择了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案,移植不到10棵树;在50多种路面材料中,20多名专业人员逐一进行比较,最终遵循“海绵城市”的理念,选择陶瓷粒状砖、轨枕等渗透材料,以及废弃物回收利用可用材料。
“减少人工雕刻,更自然,更有趣”,东湖绿道的建设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晚饭后我们经常去散步和骑自行车。有个朋友是湖东附近湖光村的村民,见证了东湖路的变迁。
2016年底开通后,东湖绿道鼓励绿色出行,禁止燃油和燃气汽车横穿线路,只允许观光电池汽车、自行车和行人,或从湖上乘船旅行。沿途有邮局和服务点,提供自行车租赁、观光乘车、简餐、医疗、厕所等服务。今天的东湖绿道,只有电动观光车每月为大约180000人服务。
来到东湖,乘船游览是必不可少的。东湖绿道沿线开通了东湖游轮、帆船等特色的水上体验。新建成的东湖帆船码头经营各种儿童帆船、多人帆船、游艇等,为游客带来了新的水上运动体验。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由于缺乏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东湖曾一度成为武昌、洪山地区的天然污水处理厂,水质一度降至五类。
污染在水中,根在岸边。在修建东湖绿路的过程中,坚持“水岸通志”。在过去的十年里,武汉在东湖的主湖“一个蓝图”的管理下,逐步切断了污染源。截至2018年底,全市主城区建成污水处理厂12座,污水管网2200公里,污水泵站71座,形成污水收集系统12座。在东湖及周边集水区,形成了有效的防护网。
2017年,东湖水质迎来拐点,主湖水质进入“Ⅲ级时代”。2018年,东湖风景名胜区祥子湖次水体宣战,“一湖一策”精准治水。近年来,东湖水质持续好转,总体水质基本稳定在Ⅲ~Ⅳ级。
【责任编辑】:湖北旅游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